note.jpg (6906 bytes) 奢摩他 論見顯真 7A-B


別 業 妄 見 和 同 分 妄 見

———剖 妄 出 真———


阿難聞世尊在“顯見超情”科中,宣說因緣和自然,二者俱非之義,更加重重迭拂,是他已聞;而諸和合相狀與不和合相狀,是他未聞,心中猶未開通。而今更聞“真見能見到尚帶一分無明之見精,這純精無妄之見體(真見),實是本具之妙精明心,不同於妄見(見精)所見之境相--見見非見”,重增一重迷悶。因此希望如來開示他,奢摩他自性本定中,真智的微密觀照,令將來有漏凡夫,及有學二乘,依此奢摩他,微密觀照之圓解,而起從根解結之圓修,得證圓滿菩提,無上極果。

佛告阿難:“一切眾生,輪迴世間,由二種顛倒分別見妄所致:1 別業妄見 2 同分妄見;當處發生(指同分妄見),當業輪轉(指別業妄見)。”

 

比 較 二 種 妄 見#

別業妄見

同分妄見

具粗、細二種分別(三細、六粗* 任運微細分別(三細)
雙具惑和業(和合緣),
屬事識,為分段生死因。
單具惑,無業(不和合緣),
屬業識,為變易生死因。
具我執、法執(凡夫所著) 具法執(二乘、權教菩薩所著)
當業輪轉--不離業而輪轉
(依惑起業,依業受報)
當處發生--不離本處發生
(依真而起,妄不離真)
由枝末無明(亦不離無始根本無明),
造業受報,所感境界,即是別業境成。
由根本無明,所現業識--相分境界 (第三細),即是同分境現。
如見夢境,迷執實有,妄生苦樂。 如見空華,不了自心虛妄顯現。
如經云:“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。”(參閱 20B.1
業別別見,見其自所住持,現得受用,依、正親近之境;
不但惑現,更由業招,但自業發明,還自取著,迷而不知;
顛倒分別,視為心外實有,與他同住共見之境。
惑同同見,見其他所住持,非己受用,世界疏遠之境;
此但惑現,不由業招,但與眾惑同,還同眾見,迷而不知;
顛倒分別,視為心外實有,與己本身無干之境。
 
  7A 別業妄見和同分妄見(剖妄出真)
  7B 比較二種妄見
  7C 各舉易例  1 別業妄見  2  同分妄見
  7D 進退合明  1 總標  別明
  7E 開其未開
  7F 總結:剋就根性直指真心
 

備注

#   此二見之妄體,即陀那細識(第八識--阿賴耶識),見分中(第二細)和合一分深惑。下文諸佛,異口同音所稱:“俱生無明,生死結根”是也。

特就眾生迷位,而尚有二種見妄未除,故曰:“帶妄顯真”耳。二種見妄未除,如璞蘊玉,璞雖非玉,畢竟玉不離璞。前帶妄顯真,如指璞說玉;下文“剖妄出真”,如剖璞出玉;二見即見性所帶,二種顛倒見妄。然真不離妄,如玉在璞;妄未除而真不純,如璞未剖,而美玉之晶瑩不能煥發矣!此下剖妄,雖似破而實顯也,不可作破妄解。

*   三細六粗參閱附錄(二)

prev buddhabut-l.jpg (2511 bytes) buddhabut-r.jpg (2516 bytes) next

本講義是由 吉隆坡 雙威學院 佛學會 Kuala Lumpur SUNWAY COLLEGE Buddhist Society 師生共同努力所完成,歡迎廣為流傳,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,若有借用,請載明出處!